11月7日,學校黨委書記李濤走進馬克思主義學院,為2023級研究生授課,解讀新時代高校提升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建設的多維邏輯。
李濤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總結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深刻分析面對的風險挑戰,強調“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高校是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的重要陣地,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加強意識形態建設至關重要。
從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形式邏輯與實踐邏輯四個維度,李濤對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時代意義、深厚意涵以及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進行了詳細闡釋。李濤表示,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與實踐邏輯的有機銜接、辯證統一,蘊含了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深刻意涵,決定著新時代高校增強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的路徑構建要體現科學性、時代性和可操作性。經濟社會全球化格局深刻變動,以及傳播媒介信息化加速更新,給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帶著諸多利好的同時,也面臨與之俱來的風險與挑戰。
李濤認為,構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新格局首先要加強黨的領導,以引領意識形態建設的正確方向;其次要筑牢意識形態建設的育人陣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再次要注重疏堵結合,科學研判,精準防控,高效應對。要著眼于標本兼治的成效導向,聚焦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特點與走向,深入總結可復制、易推廣、管長遠的經驗模式,不斷豐富和完善管理制度,并將其升華為提升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的治理體系。
【責編/付智敏 審核/劉翃】